湖湘文化

首页 -湖湘文化 - 无湘不成军——浅谈湖湘文化起源

无湘不成军——浅谈湖湘文化起源

作 者:qingdao        发表时间:2017-01-13 17:24:53

    湖湘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支脉,是湖南各族人民长期积累的具有特色的民风、民俗、民族性格、社会心理、社会意识等因素的总和。 

    湖湘文化的历史源远流长,它的历史源头是楚文化。战国时期的长沙已是楚人聚居、人口稠密、手工业和商业都相当发达的城。反映宗教与神话的文献有屈原楚辞中的《九歌》、《楚辞》、《九章》,《天问》和1942年长沙子弹库楚墓中出土的帛书,以及各种墓葬习俗的考古资料。此外,由楚人与湖南土著居民共同创造的文学艺术,包括诗歌、散文、音乐、绘画、雕塑、工艺美术等,在春秋战国时都已经达到相当的程度与水准。 

    湖湘文化隶属中国传统儒家政治文化。其重要特点是“思想、文化、道德、理想、信念融于现实中,并为政治服务。在宋代,湖南道州出现了理学开山祖—周敦颐,他创建的理学,就是以孔孟儒家思想为核心,吸收了老庄道学、释家佛学而形成的,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,开“三教合流”的先河。理学又称道学、新儒学,是后来出现的“湖湘学派”的思想渊源。 

    “湖湘学派”的奠基人胡安国,曾在衡山山麓创办文定书院,,他于1138年春在湖南去世,安葬于湘潭阴山。明清之际,湖南衡州出现了理学集大成者王船山,从而使湖南成为理学思潮形成和发展的大本营,而这一时期在湖湘大地建立了闻名全国的岳麓书院、城南书院则成为理学思潮的主要学术文化基地。 

    湖湘文化的兴盛期源于清末,湖南学者皮锡瑞曾写道:“湖南人物,罕见史传。三国时,如蒋琬者只一二人。唐朝开科三百年,长沙刘蜕始举进士,时谓之破天荒。”近、现代,湖南出现了“惟楚有材,于斯为盛”的人才蔚起局面。到晚清,湘军出现以后,湖南人才辈出,冠居全国之首,达到鼎盛时期。出现了三个人才群体:一是在鸦片战争和洋务运动时期,以陶澍、贺长龄、魏源、曾国藩、左宗棠、郭嵩焘为代表;二是在戊戌维新和辛亥革命时期,以谭嗣同、唐才常、熊希龄、黄兴、蔡锷、宋教仁、陈天华、蒋翊武为代表;三是“五四”新文化运动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,以毛泽东、蔡和森、刘少奇、任弼时、彭德怀、贺龙、罗荣桓为代表。现代37位军事家中,湖南籍有15位,占40.5O%。开国将帅中,湖南籍有202人,占总数12.30%。尤以中将以上高级将领居多。10位元帅中有彭德怀、贺龙、罗荣桓3人(占30%),10位大将中有粟裕、黄克诚、陈赓、谭政、萧劲光、许光达等6人(占60%),57位上将中有王震等 19人(占 33.30%),177位中将中有 73人(占 41.20%)。湖南籍将帅主要分布在湖南东部靠湘赣边界的平江、浏阳、醴陵、茶陵一带。其中平江(52人)、浏阳(3人)均为中国十大将军县之一。湖南将军总人数排在全国第3位,但是,重要人物数排在第1位。 

    湖湘文化的特质与精华有:“经世致用”的务实精神;“心忧天下”的爱国思想;“百折不挠”的可贵品质;“敢为人先”的创新意识 

    湖湘文化是历史的积储,是时代的反映,受其时空的局限。当代湖湘文化的发展已融入中国现代新型文化建设大潮之中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,如何辩证地分析和看待湖湘文化,如何继承、改造和创新湖湘文化,积极发挥湖湘文化在富民强省中的作用,有待于今天湖湘人的继续努力!